- 犬外肾黄医案
- 〖 2011-03-27 | 点击 1600 〗
-
犬外肾黄医案
赵迎英 段启忠 安康宠物服务所
犬外肾黄是犬阴囊肿胀的一种疾患。主要是元气亏虚或肝胆湿热下注或风寒湿邪乘虚侵于肾经,久则传于外肾而生黄肿。本文主要阐述肝胆湿热下注型的辩证论治。
1.病因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主人对自己爱犬更是宠爱有加,恣意喂给膏粱厚味。长期膏粱厚味加之运动不足常导致气血瘀滞,脾胃运化不健,以致肝气疏泄不畅加之久滞生热引起肝胆湿热。由于肝经绕阴器,过少腹,湿热循经下注膀胱而传之于肾。又肾为肝之母,子病累母,遂发此病。
2.典型症状
患犬脉象洪大,口色鲜红,阴囊肿胀,发热疼痛,甚者破溃化脓,不时舔咬。
3.治则:泻肝胆实火,清下焦湿热。
4.方剂
龙胆泻肝汤:龙胆草、黄芩、山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、当归、生地黄、柴胡、生甘草。
5.方解
本方治证,为肝经湿热下注型所致的阴器肿痛、骚痒;湿热下注膀胱则为淋浊等症。故方用龙胆草大苦大寒,上泻肝胆实火,下清下焦湿热,为本方泻火除湿两擅其功的君药。黄芩、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,在本方配伍龙胆草,为臣药。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清热利湿,使湿热从水道排除。肝主藏血,肝经有热,本易耗伤阴血,加用苦寒燥湿及渗湿利水,再耗其阴,故用生地、当归滋阴养血,以使标本兼顾。方用柴胡,是为引诸药入肝胆而设,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。综观全方,是泻中有补,利中有滋,以使火降湿清,循经所发诸证皆应而愈。
6.典型病例介绍
6.1比熊犬,2岁,雄性,体重10KG,平日以肉食为主食。症见,阴囊红肿,触摸疼痛,阴囊沟潮湿。体温39°,脉象洪大,口色鲜红,焦躁不安,不时舔咬。
龙胆泻肝汤(龙胆草3g、黄芩5g、 山栀子3g、 泽泻、 木通、 车前子各3g、 当归5g、 生地黄5g、 柴胡3g、 生甘草2g。)三贴,煎服。一日一帖,一帖两投。次日,症状减轻,体温38.3℃,阴囊红肿程度减轻。续服2天,痊愈。
6.2杂交犬,5岁,雄性,体重41KG。主诉:该犬在工地看门,用铁链栓养,运动范围小,平日以饭店泔水为食。近一周发现其两后腿走路异常,食欲减退,大便黄稀臭,小便黄。症见,后肢步履蹒跚,阴囊肿大下垂,阴囊外壁沾满污物,为阴囊化脓破溃所致。体温39.8℃,眼结膜潮红,舌苔黄厚。
龙胆泻肝汤(龙胆草6g、黄芩10g、 山栀子6g、 泽泻、 木通、 车前子各6g、 当归10g、 生地黄10g、 柴胡6g、 生甘草4g。)煎药三贴,一日一帖,一帖两投,连服三天。一周后,电话随访痊愈。
7.讨论
7.1脾肝肾的生理功能和关系
脾主运化主统血,脾气健旺,运化正常,水谷精微充足,气血生化有源,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调达。
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协调脾胃升降,并疏利胆汁,输于肠道,促运化。肾主藏精,主纳气,主水。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,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,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。故肝肾之间的关系,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,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。
7.2肝胆湿热多因外感湿热之邪,侵犯肝胆或肝经;或嗜食肥甘,酿生湿热:或脾胃纳运失常,湿浊内生,郁结化热,湿热壅滞肝胆所致。方剂龙胆泻肝汤所见之症可参!
管窥之见,误谬之处请各位同仁、专家斧正。
- 【返回】 【打印】